標籤:高普考、高普考考科、高普考科目、高普考、高普考錄取人數、高普考分發、高普考放榜
100高考公職社工師 王翰一 東海大學研究所 社工系
一、讀書方法:
(一)一本書主義:把名師的講義熟讀再熟讀,足夠了。
1.社會工作實務→社會工作─金鑰(戴馨)
2.行政法→行政法總論(林清)
3.社會福利政策與法規→社會政策與立法(張庭)
(二)保持對考科敏感度:
1.社工師、公職社工師考題「通常」會依當年度的『時事』、新興議題及各類社 政法規出題,所以一定要多看季刊、國(社)評、新聞,充實新資訊,且要隨手記錄重點或是新的詞彙,俾利運用在寫題新名詞,像有關社區好聽的形容詞諸如「全球思維化、在地社區化」行動等等,你的寫題就可能使老師乍看之下,引起共鳴。
2.筆記內容,就火紅的『社會救助修法議題』而言,要瞭解其立法宗旨、主要內容(如給付對象、資格條件…)、優缺點、最近修法重點、未來建議等面向。
(三)勤做考古題
我的考古題來源主要取自公職王的歷屆考題,方法是將3年內考科全部印下來(包括高普考、地特、原住民、身障、觀護人、社工師…等),然後依照考題內容分類,亦或章節分類,如依據社會工作方法(個案、團體、社區…)、對象(兒童、青少年、老人…)等,自製考古題題庫,一來可以統計哪些題型時常出現,區分重要性;二來把考題看熟對於考試絕對有幫助,因為考題多少會重複(換湯不換藥),把大綱記熟,通常可獲得不錯分數。
(四)練習下漂亮大小標題
吸收所學內容後,透過廣泛學者之文章、時事閱讀,系統性理解後,訓練自己下對稱、精要、有層次的標題,且一定要實際演練,不然考試時可能會”卡彈”。
(五)複習再複習
老師說過,看過不等於看懂,惟有理解後複習再複習,才能達到『看懂』之境界,換言之,如同林清老師所稱,如果你沒有讀5遍以上,失敗也沒有難過的權利。
二、答題技巧:
(一)申論題型:
1.有申有論,不能以問答題一問一答方式作答。三段論述,前言、主題(題目所問)及結論。
(1) 前言:可不問自答,如定義、背景、淵源等……,約3~4行。
(2) 主題:提綱契領、標題化,使閱卷老師容易找到他想要的答案,人同此心、同理你如是閱卷者,亦希望看到這樣的試卷,給分時自然會較寬鬆,一題下筆多給1~2分甚為容易(如本僅15分,後因之可能多至17分),每題、每科如是,總分可能增至1~2分。競爭激烈國考,錄取、落榜間差之毫厘、失之千里,落榜者1分以內,常十數人等以上,總分能額外增加1~2分,對登紅榜是大占優勢。但答題仍應切題,言而有物,不可瞎掰離題。
(3)結論:可寫論述主題之影響、主流學說外之少數學說或肯定說相較之反對說可採之 處……,亦約3~4行。
(4)高考國文論文,一般為論述文,可把握起承轉合四段論述方式。
2.為控試卷頁數篇幅,大題小作、小題大作。大題屬於細節可僅帶主要內容如標題,標題下的可省略;反之,小題大作,儘量將題目相關、能沾到邊之資料寫入,但切勿離題。
3.以專業用語、術語、名言佳句答題,外來學科之學者名字儘量以原文全名(英文)書寫,以彰顯「專業性」。
(二)測驗、申論之混合題型:
1.測驗、申論分數一般各佔50分,申論題約2題,應利用約5分鐘時間先行審題。
2.申論審題後,將key word寫下。即刻進行測驗題作答搶分,以免先寫申論,造成最後因時間的關係,使較容易取分之測驗沒來及答完或無法充分思考匆匆作答,甚或最後僅能猜題,以上均會影響考試成績。
(三)答題架構:
一、○○來一小段針對題目的概論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,分述如下:
(一)
1.
2.
(二)
1.
2.
(1)
(2)
○○小結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三、可以按『讚』的推薦:
(一)網路資料:快速閱覽國家最新社會政策發展狀況及方向
1.「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」
2.「內政部社會司」
3.「社政年報」
(二)書本資料:快速瞭解各領與專家學者之思維及見解
1.宋麗玉老師:社會工作理論—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(洪葉)
2.曾華源老師: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(洪葉)
3.戴馨老師:社會工作—金鑰(保成)
4.社區發展季刊(挑自己覺得有興趣或有可能成為考題的文章念即可)
四、幕後花絮:
希望自己的小小經驗分享能回饋給其他要準備的人一些激勵與安慰,也勉勵大家『堅持到底』,下一個上榜的就是你,加油,祝金榜題名!